两古庙与风雨700年大殿略介
时间:2024-01-15 15:00:34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-
本文摘要:

扶沟县城内有两处古庙,庙内各有大殿一座,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分别是文庙大成殿及城隍庙大殿,两座古大殿数百年风风雨雨、见证战乱岁月时有损毁,多次修缮,在新中国建立时保存下来,60年代备战备荒时作为战备盐库得以重点保护,也是扶沟县人民政府1978年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分别介绍如下:

.文庙大成殿

文庙大成殿位于县城文化路东段路北。据大成殿(礼殿)原碑文信息:元成宗元大德元年(1297年)立,汴梁路管府判管何守谦撰文,孔庙(文庙)创立时间不详,此碑已不存在。清代扶沟县志记载,元代廷佑三年(1316)始创修礼殿,至治元年(1321)修庙门,至正十六年(1356)奉诏建大成殿5间。其后天顺三年(1459)、成化二十一年(1485)、弘治十七年(1504)、嘉靖十年(1531)、万历六年(1578)、万历二十六年(1598)等时期均对文庙有过不同程度的扩建、改建和修缮,但大部建筑毁于明末清初兵火战乱中。清顺治十一年(1654)、康熙二十四年(1685)、康熙五十七年(1718)、乾隆十三年(1748)、乾隆十七年(1762)、乾隆四十八年(1783)到嘉庆元年(1797)、嘉庆十二年(1807)及同治六年(1867)也对扶沟文庙有过重修。扶沟文庙自元京解代廷佑三年大成殿(礼殿)始建,至今历时706年,其建筑先后重修、扩建或者改建计二十多次。但因历史沧桑、兵火战乱,大部建筑均已被毁。到新中国建立时,存有庙门、大殿及西南侧、北侧部分房屋等建筑,到现在仅有大成殿存在;目前,大殿正在修缮中。

据考证,在光绪三十三年(1907),文庙内办小学堂(儒学)有学生30多人,专职教员1人,何泰鼎(又名绍渠、清末增生,教育总董)任校董事,经费由公益捐赠。民国元年(1912),由县绅士何瀛甫、高五峰、李绣生、何荫南等人出资重修。民国七年(1918),姜师堂小学升格为高等小学,民国二十二年(1933),文庙内姜师堂小学增加招收初中学生,改名为姜师堂中学,何纪常、胡迎祥(又名瑞甫,时任国民党扶沟党部执委、宣传部长)曾任校长,胡迎祥家住文庙西临,步行到学校办公室只需几分钟,管理甚便,扶沟人称该地方为“黉学”,后变为县立中学,关廷瑛任(1937年任国民党县执委、校长卸任)校长。同时,文庙内西南域开办有何氏私立小学一所,何世五(又名其昌、国民党扶沟第二区党部执委、常委)任训导主任,钟光生(又名了迷、尉氏人)任校长,扶沟人称“黑学”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),办师范讲习所一处,收学生40多名,学制1至2年,民国二十九年(1940),文庙内学校改为省立扶沟联合中学,招收豫东游击区、黄泛区学员,后增加高中部,朱纪章(又名修亭,国民党县二区组训委员、鹿邑人)任校长。由于战乱,学校无法正常进行,1945年迁到项城开办;何氏小学续办,何世五(时任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)任训导主任,张景堂(又名荣庭、时任国民党何氏小学区分部书记)任校长。1949年4月创建扶沟县初级中学,县长李正风兼任校长, 1953年在文庙内及庙东增建校舍,大殿西南域设为学校食堂,名为扶沟县第一初中学,对全县招收学员;1956年开办高中班,改名为扶沟县完中,原“黑学”区内有一石碑,1958年被东后街李某烧了石灰,之前碑文由万同春全部抄写下来;1959年更名为扶沟县泛区高级中学,初中班分出去,开办高中12班,1962年,高中办学调整为8班,招收本县域学生,改名为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,后调整为6班定位河南省重点高中,校名为河南扶沟高中(从扶沟解放时建立初级中学至1968河南扶沟高中,先后担任校长的有:李正风、王际云、高琳、刘效卿、李伸文、李永芳、张明在、邵鲁山等);大殿是学校讲学及文艺演出的地方。1966年文革开始,学校全员学习上级文件,1967年学生到各地串联,学校领导、教师被揪出来,时常停课;当时各地深挖洞、广积粮,大殿内存满了国家战备盐,1968年学校停办,大殿屹立醒目(庙门前不久被拆除),阵阵风声聆听到大殿四角挂钟发出的清脆铃声,再也听不到学校上下课的铃声了。1969年国家战备需要,农业部仪器厂下放到扶沟建厂,时年至1970年扶沟党校(毛泽东思想学习班)曾在校园教学,1971年,仪器厂占用了全部校区,扶沟时称为“五七厂”,贺居清、杜鹏新等任厂长;后与河南省缸盖厂合并,厂(庙)内唯有大成殿独存。

1978年12月,扶沟县革命委员会将大成殿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2000年9月25日,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扶沟文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1、a.修缮中的文庙大成殿(拍摄与2023.11)

b.80年代的文庙大成殿

.城隍庙大殿

城隍庙大殿位于县城新建路西段路南城关镇一中院内。据清代扶沟县志记载,元朝至正年(1341)间工部差官潘忠济始建,毁于兵燹;明朝洪武二年(1369)县丞刘镒再建;正统十年(1445)知县韩璟重修;成化十六年(1480)知县胡宣买庙后地六亩以广其制、规模宽敞;成化二十一年(1485)知县李增重修;弘治十年(1497)知县汪瀚重修;嘉靖十五年(1536)署县刘廷瑚重修;嘉靖四十四年(1565)高岭重修,该庙巍峨弘敞,视他邑殊胜,民间四时报赛,于元夕及三月二十八日尤甚,神亦特灵异,邻邑走谒如市;崇祯十五年(1642)毁于左良玉兵;清朝顺治八年(1651)庙祝张上玺重修;康熙六年(1667)丁士桢重修;康熙二十六年(1687)高凤岐建黄箓殿;康熙五十年(1711)李希孟、高重、单国栋重修;雍正四年(1726)庙祝李成桂重修;乾隆二十九年(1764)知县刘琯重修;乾隆五十年(1785)盛新设城隍行神;嘉庆元年(1796)知县杨芝年重修;道光十年(1830)知县王德瑛重修,杜大稳妻捐钱三百千,道光十一年(1831)知县唐铸继之,原任卢氏县教谕李逢泰,举人高甲三,州同张灿,医学何应元,廪生薄绳邕,聂挺,武生何士俊、李光隆、路荣标,监生杜捷三董其事。

该庙原为三进院,前院有山门3间。山门前面出厦,中有立柱,前后系单檐斗拱。山门正对城隍庙街。进山门有甬道,两侧立有多块碑碣,并有东西偏院,后为戏楼,戏楼下为走廊,穿过走廊,即为中院。中院有大殿5间宫庭式建筑,砖木结构。殿顶系筒式琉璃瓦砌成,瓦色绿黄交插,悬山兽脊。正脊两端有大吻,脊正中有一小神龛,四周均有铁链相牵,据传神龛为姜子牙之神位。殿顶四角各有一人,相传有庞涓,罗成韩信、周瑜,因在戏剧传说中,他们为人处事都是目光短浅,心狠手辣,后人才想他们安放在寸步难行的殿角上,殿内供奉铜铸城障塑像,四周均有铁链相牵,据传神龛为姜子牙之神位,殿顶四角各有一人俑,相传有庞涓,罗成韩信,周瑜,因在戏剧传说中,他们为人处事都是目光短浅,心狠手辣,后人才把他们安放在寸步难行的股角上,殿内供奉铜铸城障塑像,1928年大部分塑像被拆除。

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城隍寿诞之日,举办有庙会,来此烧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。大殿两侧有东、西厢房各十间,北端带拐直连大殿。厢房内塑有阴曹地府的牛头、马面、三朝官、二鬼、小判,还有嵖岈树、滚油锅、对倒磨眼、拦腰锯人等畸形八怪的恶人受刑场面,借此以警示在阳间作恶多端的坏人,活着干了坏事,死了定到阴曹受尽酷刑。大殿两旁还有走廊可通后院。后院有寝殿5间,东西陪房各3间。寝殿系硬山建筑,前为单檐斗拱,后为实檐。民国年间,城隍庙中院曾改建为戏院,后院改为县卫生院、孤儿院。经过1950年代的改造,连同原来的天主教堂院,均成为城关镇一中校区。大殿两侧的东、西厢房于2001年被拆除,今仅存城隍庙大殿(50至90年代是学校师生及城关镇文教宣传场所),高10米,面阔5间,进深3间,为砖木结构。上部全为绿色琉璃瓦,正脊的背面为连环花卉,且有“福、寿”二字,脊的南面上有八条游龙,有的相对、有的相向,脊的两端为两个大吻,两端的垂脊上,南边的为龙。且又有力士、走兽,背边的为花卉。前坡用黄琉璃瓦摆十个菱形图案,上下各五,四挑角上有四仙人,下挂铁铃。斗拱,每间六攒,每攒三斗重昂,呈红色。殿内的木结构上有彩绘,因年久已辨认不清。由于该殿年代较远,又具有一定艺术特色。大殿始建至今已经见证了681年的风雨。

1978年12月,扶沟县革命委员会将该殿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2006年3月,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2016年1月,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扶沟城隍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2、a.扶沟一中东北角的城隍庙大殿(拍摄与2023.11)

b、80年代的城隍庙大殿

资料来源:扶沟县志、民国旧事、郝万章著书90多岁老人讲述

张勇辑于2023年11月 作者:王和平

(正文已结束)

推荐阅读:叶紫
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